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做好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线上教学工作组,认真做好师生思想动员,充分发挥在线教学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在线教学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最大程度保证学院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精心组织,确保在线授课顺利
精心组织学院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特点,选用合适的课程资源、智慧教学工具和网络软件平台,确定合适的在线教学方式。以教学班为单位,协助教师建立线上班级联络群,搭建师生联系与交流平台。提供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各种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指南、培训信息,协助老师完成各类注册,尽快熟悉各类平台使用。

图1 部分教师参加线上培训情况
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热心细致答疑指导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于开宁教授作了《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撰写》的专题讲座。系统讲授了基本流程、论文设计的结构、摘要与结论的写作、其它注意事项等内容;结合本科毕业实习-撰写-答辩“酒杯”模式图的构思,重点梳理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毕业答辩三个重要环节,希望同学们重视实习、用心撰写、展示答辩。最后,于院长提示特别思考:在国际形势之大变局、全球疫情和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同学们应如何面对?对每个人来说,既是人生之重大考验,也是人生得到升华的机会!讲座结束后互动环节,同学们结合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撰写,提出各自遇到的问题,老师们线上进行了热心细致的答疑指导。

图2 于开宁院长专题讲座
积极使用智慧教室,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学院大部分课程已经利用各种教学平台,进行了课程建设。各平台上已有章节课件、章节测试题、章节习题、章节总结,以及与课程相关的规范等课外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果。部分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多,有时网络滞后,有种掉线的感觉,鼓励教师申请智慧教室,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备课,包括PPT字号以及背景色彩、板书、课堂互动的习题和问卷等环节;同学们在教室里一起上课、讨论,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效果。

图3 积极使用智慧教室
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积极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教学过程中,持续加强老师们学习培训,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积极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引导促进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深刻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内涵,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图4 积极组织分享经验
问题反馈与改进
鼓励教师制作有关教学课件,内容以课本知识为基础框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反馈,加入丰富的课外资料以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包括各类图片、文献资料、相关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闻资讯,一定量的影像片段等。在直播过程中,随机与学生开麦互动,每节课大约5-10分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通过与师生积极沟通,及时发现线上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积极进行授课方式调整、授课内容把握、学习自觉性调动、学习网络改善等方面的改进,在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下,相信在线授课效果会越来越好。

图5 师生互动
学校、学院领导随时了解教师、学生对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课堂上同行专家在线对教师、学生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监督;课下教师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告知学生作业收交时间,强调作业对学生重要性,督促每个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在学校、学院精心组织管理,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学习,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各项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有课程按照课表准时上课,没有出现迟到,没有由于个人原因出现调课现象,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