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优秀毕业生】书山挥别,踏上梦想的征程——访法政学院优秀毕业生徐俊丽

发布时间:2016-06-23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苏美佳   编辑:郭雅洁

徐俊丽,河南省周口市人,2012级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第六届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第五届大学生记者团综合办公室主任。曾获得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二等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优秀学生干部和大学生记者团2014年、2015年十佳学生记者、2015年优秀团员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并获奖。已被江西农业大学录取攻读研究生。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大学是漫长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可能需要慢慢成长才能咀嚼;大学又是短暂的,短到你还来不及停下来歇一歇,就已经结束了。

坚持,源自内心的信念

考研是很多大学生的选择,徐俊丽也不例外,这是源于内心的渴求,也是她对自己的一次试验。考研的准备过程必然是枯燥乏味的,而备考的大三暑假令徐俊丽记忆犹新,与家人只是短暂的相聚,便返校投入到学习中去。石家庄的夏天酷热难耐,加上本来身体素质就不太好,她生病了。但是她怀揣着梦想,并没有想过放弃考研。酷夏过后,就过渡到寒冬,一些挺过了黎明前黑暗的人,却在清晨曙光来临前放弃了自己继续前行的理想。面对其他人的放弃,徐俊丽认为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扪心自问无愧于自己就好。“研究生考试结束的第二天,没有了往日的早起晚归,没有了往日的刷题背书,真的不习惯。但是回想当初付出的努力,觉得这段时间很充实,也许这就是我大学生活里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吧。”徐俊丽说。

的确,“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磨砺,并且始终坚持,才能触摸到成功的果实,成功就是胜利的标志,坚持就是胜利。

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徐俊丽在大学的前三年里致力于大学生记者团的工作。从大一的干事,到大二的部长,再到大三的团长,一路走来,她心中感触颇多。

大二担任部长期间是她感到最充实的时期,最难忘的是举办第一、二届“鹿鸣杯”传统文化大赛的经历。当时徐俊丽经验并不足,一步步摸索寻找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他人经验,与伙伴相互协商合作,努力做到更好,以实现举办活动的初衷。那段时期,徐俊丽忙得不可开交,接连不断的电话,一次次开会讨论,见证着她的成长与改变。相比忙碌,从中得到的锻炼是更多的,也是更有意义的。

她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人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识基础体系的时期,应该尽可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阅读更多的书籍。”课余时间,徐俊丽并不喜欢宅在宿舍玩手机、看视频,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的做法纯粹是浪费时间。闲暇时间,她会去校外的书店走一走,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各种类型的书籍她都会有所选择地进行阅读,既扩展了视野,又会使课余时间变得很充实。

靠谱,为人处事的准则

“靠谱”二字是徐俊丽为人做事的准则,也是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大一时,部长安排的任务,她一定会按时按质的完成。“能够按要求完成部长安排的工作,部长就会信任你,下次有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长此以往,自己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力就会随之提升。”徐俊丽说。

在她看来,不仅在大学时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是这样。工作能力很重要,但是靠谱比能力更重要。一个只有能力但不做实事的人,只是说空话,答应别人的事没有按时做到,那么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就会被淘汰。她提醒在校生,认真对待领导安排的每一件事,即便是件小事,也要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会大有帮助。

惜别,那不舍的情

毕业,这大概是每一个大四学生不想谈起的事情,因为在这个校园里寄托了青春的情感和对学校的爱。徐俊丽感慨道:“其实我们的校园很美,相比其他学校,我们学校的花花草草很有特色。”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徐俊丽对校园的喜爱比别人更深了一层,晚上她会在校园里漫步,心里想的便是在那里曾发生的事,她希望趁着还未离开学校,再好好感受下校园的美,让这一切留存在自己的记忆里。

大学不是幻想,不是梦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们伟大的理想。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总有一天会满载而归!那时我们会看到金菊在笑,会闻到硕果飘香,会收获满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