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考研生担忧前途先签约后违约

发布时间:2011-11-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辑:
  11月份,大学生就业进入旺季,一些报名参加研究生、公务员考试的学生,也拿着简历,寻找就业机会,在他们看来,即使将来违约也要先占下一个岗位。

  校园现象:考研生也愿有个单位垫底

  上周六,石家庄经济学院举办的双选会上,记者发现,部分准备考研的同学也制作好了简历,寻找机会。一名测绘专业小赵女生介绍,虽然已经报考了研究生,但是最近两个月的招聘会还是不想放过。“报考研究生有个人发展需要,但更多还是从就业角度出发的”,小赵介绍,现在每天都认真复习备考,但是未知因素很多。考研结果明年2、3月份才能知晓,那时很多单位招聘已经结束,再找工作,往往是同学们挑剩的。

  对于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精力能否保证,小赵介绍,现在还是要分清主次,大量时间还是用在复习上,找工作只是偶尔逛逛双选会,先有个工作垫底,也能缓解自己的考研焦虑。

  如果考上研究生如何取舍?小赵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看同一个专业学历不同,就业还是有差距的,比如很多科研单位、设计院,要求都是研究生,本科生就要到工程队各地作业,劳动强度比较大。“如果现在签的工作没有吸引力,到时候读研的可能性要大”。

  学生观点:不负责任?价值实现?

  河北大学的高同学认为,如果一个专业的同学里有过毁约的情况,那可能会对其他同学,甚至以后的学弟学妹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单位很可能以后都不会招聘这个学校的学生了,所以,她反对毁约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刚刚参加工作的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小许却表示:“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无可厚非。一方面,在就业市场学生是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既然是市场主体就有互相选择的权利,这是双向选择的过程。”燕山大学的李同学表示,目前的就业形势并不好,所以不少人都会先签订一份工作以防万一,但作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不过,单位招聘人数有限,有的考研生签下了,别的同学就失去了机会,到时候签约的同学考上研究生走人,等于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

  高校态度:不支持学生毁约

  省内一工科高校就业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4、5月份,学校就会迎来解约的高峰,大都是考上研究生与协议单位解约的,初步统计这种情况在100人左右。这种情况让负责就业的老师们多少有些恼火,“一来影响了就业率,二来怕因此激怒用人单位,以后不好打交道”。

  对于学生们面临的矛盾心情,高校方面给出了比较明确的态度,并不支持以任何借口毁约,如果实在需要,也尽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谅解。“如果学生与单位签了三方协议,单位盖了章,而学校没盖,那可以想办法和单位沟通,得到他们的解约函。但如果学校已经盖了章,就没法解约了。”签约之初学校已经三令五申,要考虑清楚,毁约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道德,还对学校有很大影响。如果每个人都毁约,那会对学校造成没有诚信的口碑。有一些单位都是学校定点合作的,如果毁约,那以后怎么介绍学生过去?

  企业看法:增加企业成本

  石家庄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签过三方协议的毕业生如果想“跳槽”毁约,会找各种借口说想要解除合约。其实无论他们怎么说,公司一般不会使劲留人;另外,现在的就业局势是供大于求,走掉一个人才,会有更多的人渴望挤进来,所以几乎每个工作都不是非他不可。但会影响到公司招聘的节奏,并且增加企业招聘成本,来年投放招聘计划的时候,作为惩戒,可能会减少明年在该校的招聘数量。(记者马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