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链接
燕赵都市网记者郭天力
生活在城市中,我们可以用很方便的抽水马桶,但在水电和管道条件都达不到的欠发达地区,人们如何更加卫生地如厕?2011年,美国盖茨基金会发起“厕所大挑战”,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更为卫生的厕所,吸引了全世界科研团队参与。来自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宁靖和刘泰峰两位教授组成的团队提出的“风能和太阳能厕所”创意获得盖茨基金会认可,获得1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日前,宁靖和团队成员盖茨基金会总部美国西雅图进行了项目展示。
据介绍,盖茨基金会发起“厕所大挑战”,旨在通过创新研发“下一代”厕所,为全球25亿没有条件使用抽水马桶的人们提供安全、可持续的卫生设施。参加挑战的“下一代”厕所设计都要符合以下的要求:这种厕所经济实用,能收集并处理人类排泄物,但无需连接外部电源以及任何上下水管道,并且能将人类排泄物转化成有用的资源,如能源。
盖茨基金会的英雄帖发出后,吸引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参与。最终,有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将展示他们的研发产品样机以及卫生问题解决方案。其中,便包括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宁靖和刘泰峰教授的创意产品。
此前,该项目另一位负责人、正在美国的宁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已经49岁,是盖茨基金会的“探索大挑战”让他萌生了做环保厕所的想法。琢磨了2天之后,他写出一份标书,等2011年11月份结果下来,他竟真的入选了。
入选后,宁靖便和刘泰峰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了项目优化,并最终将样机带到西雅图,参加这个全球性的环保公厕展示活动。
8月19日,在张家口出差的刘泰峰教授向本报记者介绍,8月初,盖茨基金会专门派员来石家庄考察该项目,并拍摄了视频资料。“从创意到样机,拍得很全面。”刘教授介绍说,他们的项目的创意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用电力为粪便和餐厨垃圾加热,使液体蒸发,固体变成干燥的有机肥,“相当于为每家每户做了一个粪便加工厂。这个项目总体的目标是,利用自然界能源,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刘泰峰告诉记者,目前,这个项目最大的瓶颈是,基金会要求每个“下一代厕所”的成本不超过1000美元,但现实是1000美元很难做下来,这需要产业化后再进一步解决。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团队这个思路是不错的,为欠发达地区解决如厕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