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陈志耕教授“世界第一震源遗迹”科学发现成果吸引地球科学同行广泛关注和肯定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   作者:   编辑:王苏欣

地球上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灾害的6级强地震及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120次,7级及以上的大地震和特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因此,自有人类以来的“世界”形成之后,地球上发生7级及以上的大地震约3600万次。除85%发生在海洋地区外,在陆地上发生的大地震也高达540万次。然而,截至我国东秦岭震源遗迹被发现之前,人类还从未在这高达540万次的大地震中,发现过任何一个大地震的震源实体。

2015年8月,已有95年创刊历史的国内著名地学类权威学术期刊之一的《地质学报》,以“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为题,刊载了澳门沙金在线平台陈志耕教授的东秦岭震源遗迹科学发现成果。

这项成果公开发表两年多来,吸引了地球科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滕吉文、赵文津、陈颙、马瑾、李廷栋、朱日祥、何满潮、彭苏萍等8位“两院”院士,对陈志耕教授首次发现的震源实体遗迹给予高度评价,另外,在该项科学发现成果发表的《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上显示,截止至2017年10月11日,以地球科学同行专家为主的群体,对东秦岭震源遗迹发现成果摘要点击量达3706人次、全文下载1042人次。成果公开发表仅两年,便在《地质学报》发表成果摘要点击量中排名前十(在该刊摘要点击量前十名的排行榜中,最早的成果发表于1931年),特别是在数千名以地球科学同行专家为主的关注群体中,对这项科学发现成果给予明确表态给予“支持”的为53人,而明确表态“不支持”的则为0。由此表明,截至目前,在数千名以地球科学同行专家为主的关注群体中,对该项科学发现成果不仅无异议,而且其中53位专家给予明确的支持与肯定。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就《地质学报》发表陈志耕教授这项成果评价说:“毫无疑问,这就是震源遗迹。这种震源遗迹也只能由你们地质专家们发现。”中国科学院梁光河副研究员专门给陈志耕教授的来函中说:“这项发现成果很有说服力,堪称经典之作。’”国内较早明确提出“隐爆地震”的学者白思胜,也在给陈志耕教授的来函中评论说:“‘震源遗迹’论文,铁证如山,结论客观,为隐爆地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让很多怀疑断层说的观点走到了前台。”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第2015-157号查新报告)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第2015-032号查新报告)分别对这项科学发现的检索查新结果表明:该震源遗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天然大地震的震源遗迹。

至此,澳门沙金在线平台在该级别地球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中,能够引起如此之多地球科学同行广泛关注与肯定的科学发现成果尚属首次。

附:2017年10月11日《地质学报》官网截屏

 

 

 


赵克常编著,地震概论,北大出版社,2012年,第1页。

注:以形成直立人约200万年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