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河北石经院学生科协“带着课题实践去”关注农村发展

发布时间:2011-08-31   来源:中国科协网   作者: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辑:

  “带着课题实践去”是河北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协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5年创办该活动以来,坚持“找准一个社会热点、组建一批科研团队、服务一方基层群众”,先后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基础教育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在河北省各地市、内蒙古赤峰、山东东营、浙江丽水等地开展了二十余次科学研究工作。200余名优秀大学生参与其中,锻炼了科研能力、拉近了书本与实践的距离,得到了全面的成才培养。新华社、共青团、中国科协等新闻媒体和中央单位对学校历年“带着课题实践去”活动进行过多次报道。

  2011年暑期,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该校学生科协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为关注点,共立项五个科研实践课题:“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查研究”、“河北省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的市场需求调查研究”、“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新农村建设研究”、“皮革加工业对周边农村的环境影响调查研究”、“新民居建设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调研”,八十多名大学生赴河北省涞源县、平山县、滦平县、滦南县、辛集市、井陉县、赵县、衡水市等地,先后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立项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科协的同学们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等多种方式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深入开展了工作,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同学们的积极表现得到了调研地政府部门和百姓的积极配合及社会各界的认可,扩大了“带着课题实践去”活动的影响、树立了当代大学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深入贫困农村 感悟乡村变化

\

课题组在学生科技下乡基地北李庄开展调研活动(蔡士京 摄)

  石家庄经济学院2004年建立的学生科技下乡基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东团堡乡北李庄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发展落后。今年是该校第二十次组织学生来此开展活动,11名学生在学生科协秘书长吕科建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工作。

  课题组成员与当地居民同吃住,知晓了当地的民风民俗,深刻体会到了当地百姓的不易,并以优良的素质拉近了当代大学生与基层民众间的距离。

  课题组就经济建设、社会及文化发展等各项内容走访了当地村民、村委会领导班子及乡镇领导,对北李庄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北李庄提出了发展规划建议,实践过程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调查医保需求 倾听基层民声

  由来自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协及公共管理学院的20余名同学组成的以“河北省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的市场需求调查”为课题的调研小分队,本着提升责任意识、深入了解民生、积极反映民情的原则,在学生科协主席黄鹏飞的带领下,开展了此次活动。

  课题组的工作得到了河北省保监会、河北省卫生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兵分两路,分别赴唐山市及其滦南县、承德市及其滦平县的相关政府及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在唐山市滦南县和承德市滦平县乡镇的村庄中共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36份。小组成员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访谈,团队成员通过积极、热情地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切身体会到当地群众看病、吃药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对群众提出的关于新农合的相关情况感同身受。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乡镇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居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情况,对其报销程序、比例、上限的满意情况,对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的了解及需求等方面,力争全面翔实地了解新农合医疗保险的需求状况。针对调研所了解的情况,课题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河北省保监会等部门参考。

\

课题组深入农户,走进基层村委会调查民生

  走进革命老区 探究“以旅促农”

  南冶村,一个地处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南边缘的小村庄,因其与红色旅游目的地沕沕水(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力发电站)近在咫尺,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注意。大家纷纷思考怎样为老区人民服务、怎样把旅游优势与农村发展结合、怎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考虑农旅结合……于是,“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应运而生。

  为了切实深入了解“以旅促农”的发展新模式,由10人组成的课题组先后进驻南冶村及周边的北马冢、下滩村,走访北冶乡政府,并兵分两路在沕沕水及周边的天桂山风景区向游人、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周边村民,为因地制宜地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认可。
  在研究工作期间,课题组还结合南冶村的发展特色,对其传统养殖业与旅游的结合、新兴冷水养鱼行业发展、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瑜伽山的整体规划等做了实地调研,对各种困扰村民和村委班子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将所学知识与农村实情结合到了一起。

\

课题组成员在北李庄村开展支教服务(李顺 摄)

  探访皮革之都 关心环境保护

  辛集市被誉为“皮革之都”,皮革行业是该市的立市产业,然而,随着皮革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辛集市皮革产业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协联合研究生科协开展了以“皮革加工业对周边农村的环境影响调查研究”为题的调研工作。

  课题组先后走访了辛集市环保局、统计局、水务局、卫生局、制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并对大型制革制衣企业进行了观摩学习,参观了污水处理厂,对皮革加工工业区附近的锚营、撒马营、月营、佃士营的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课题组成员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用坚强的意志力获得了一份份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为了深入了解新民居建设工程对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民居建设过程中的亮点和尚存的问题,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协联合该校资源学院学生科协开展了以“新民居建设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调研”为题的调研工作。

  7月底到8月初的一周时间里,课题组的足迹遍及石家庄市长安区吴家营村、井陉县苍岩山镇前罗峪村、中罗峪村、上罗峪村、上安东村、赵县新寨店村、衡水市徐南田村、秦南田村、北门口村等具有新农村建设特点和实效的九个村庄,深入农户、体验生活、走访干部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搜集研究数据,较完整地了解了新民居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课题组在调研工作结束后,不辞辛苦地对问卷和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并正在撰写研究报告,以期为新民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注农村发展 展现青年才华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2011年暑期“带着课题实践去”活动已接近尾声。通过组织和开展科技类实践活动,参与者研究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广泛提高,并增加了与社会、与基层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今年,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学生们有了直接下到最基层、了解最基层、生活在最基层的真实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社会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积极地为社会奉献出了自己的才智,展现了当代年轻的才华,这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基层和青年学生双赢的过程。”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办公室老师这样说。(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协 吕科建 编辑:崔薇)

Baidu
sogou